上海自貿區航運新象
2013-12-11 16:43:28 來源:航運交易公報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港口延伸產業鏈
從上港集團的三季報來看,公司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3.93億元,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14.12億元,同比分別為-5.12%和11.%;三季度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5.72%至883.6萬TEU,完成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8.80%至1.37億噸。截至三季報發布之日,上海自貿試驗區正式成立近一個月,從實施效果來看,中資控股非五星船的外貿集裝箱沿海捎帶放開政策、推動中轉集拼業務政策等還處于探索階段,影響尚不明顯。但多家證券公司的推測是,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建設將在長期內推動企業業績增長。
上海盛東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上海盛東)總經理蔣工圣表示,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后,不少航運企業正計劃調整航線,包括利用洋山港中轉和新開洋山港航線。目前,上海盛東正在做客服、信息系統方面的準備工作。洋山港區內一線操作人員對上海自貿試驗區政策落地后最大的感觸是,貨物通關速度明顯提升。如以往一批期貨銅入庫,單證來往三次,現在只需一次。“便捷和效率使上海港在東北亞大型港口競爭中優勢更加明顯。”蔣工圣表示。
2008年以前,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平均年增長率高達23.1%,2008年僅為4%,在此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貨量增長都趨于相對平穩。同時隨著自動化(產品庫 求購 供應)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運用,現代港口以水深、泊位、設備為核心的競爭優勢差距越來越小,服務趨向同質化。上海港需要一個新的突破機遇。
埃森哲亞太區貨運及物流業港口業務總監朱景豐認為,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成立給上海港口發展尋找新的增長點提供了有利條件。一方面,上海自貿試驗區將進一步促進長三角地區對外貿易、加工業的升級,從而推動區域制度創新,倒逼腹地城市打造更好的金融政策環境、生態環境,獲得新的發展機會;另一方面,一個投資貿易便利、貨幣兌換自由、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范的上海自貿試驗區有助于上海港真正實現從“境內關內”向“境內關外”的轉變,大力促進轉口貿易的發展,使其在全球資源配置和調撥的過程中扮演更為積極的角色。
對于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政策影響。上海港方面表示,上海自貿試驗區全新的監管理念為貨物貿易的便利化提供了有力支撐,將進一步促進外貿進出口業務的發展,而沿海捎帶、啟運港退稅、中轉集拼等業務開放優化將直接促進港口業務量的提升。同時,大宗商品、跨境電子商務、保稅展示交易等商貿服務領域的開放和融資租賃、國際船舶登記等業務的發展,也將打開公司未來發展的新空間。
對于上海港未來業績空間的提升,業內人士分析,中轉集拼等業務比例短期內不可能達到新加坡港那樣的水平,但隨著政策的逐步改進,該比例將會有一定的上升空間。另一方面,上海自貿試驗區實施的出口退稅等一些政策,如果配合海關監管政策的進一步放開,那么北方貨物到歐洲等地,選擇上海港將比釜山港便捷,也將帶來量的提升。
對上海港來說,上海自貿試驗區所帶來的中轉集拼等紅利,最有助于上海港延伸產業鏈。目前,中國港口盈利基本靠碼頭裝卸,這類業務的附加值相對不高。上海自貿試驗區成立后,利用其貿易便利化的優勢,港口可開展倉儲物流業務。上海港將計劃建設大規模的冷鏈倉庫,引進臺灣農產品;計劃建立進出口車輛物流分撥中心,在外高橋6期后方開辟出一個進出口車輛物流分撥中心,進行車輛簡單改裝業務。同時,區內港口企業還可拓展高端航運服務,上港集團已與寧波港參股設立航運保險公司。
在記者即將發稿時,上海一家船務公司總裁助理對記者抱怨:“我們企業之前注冊在外高橋,現在有個項目需要做變更,我跑了4次才把資料準備齊全。對新注冊企業來說,辦理證照享受一口受理,避免辦事人員奔波,流程可能較快。但對有些項目,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服務流程尚待改進。”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明年是航運業發展的好機會,理由之一就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窗口將打開,明年將是制度創新年,這將惠及航運業。